《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全程支持的制度保障、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就业促进服务体系、构建家庭支持体系、促进社会融合等六个方面工作任务,并结合深圳市相关单位各自职能,明确了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以期实现孤独症生命全程需求得以满足。
从深圳市残联获悉,《深圳市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将为孤独症人群提供制度、康复、教育、就业、家庭、社会融合等全方位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探索建立社区寄宿制托养模式,正在建设300个托养床位为无自理能力的重症孤独症患者实行机构集中托养服务。
据深圳市残联统计,根据本市户籍持证精神残疾人的数据测算,已确诊的本市户籍孤独症患者约5700人,其中0-18岁(不含18岁)以下共5373人。《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全程支持的制度保障、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就业促进服务体系、构建家庭支持体系、促进社会融合等六个方面工作任务,并结合深圳市相关单位各自职能,明确了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以期实现孤独症生命全程需求得以满足。
《实施方案》“突出全生涯支持”,包括学前阶段突出康复救助,义务教育阶段突出特殊教育,明确配备“助教陪读教师”,就业年龄段突出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创造条件让孤独症人士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就业的则提供托养服务等。《实施方案》强化对适龄孤独症儿童适学能力评估和入学、转学工作,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入读特殊学校等方式,确保深圳户籍孤独症儿童100%接受义务教育。
优化医保,增强保障。《实施方案》提出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当提高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优化医保个人账户使用条件,家长医保个人账户所有余额均可按规定用于支付孤独症患儿医疗费用。
据介绍,《实施方案》在参考港台地区城市残疾人托养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家长和大龄孤独症人士的需求,探索社区寄宿制托养模式,既能让孤独症人士离开家庭,为家长提供喘息的机会,又能通过集体生活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深圳市公办的市康复托养中心在龙岗区开工建设,设计300个托养床位,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对无自理能力的重症孤独症患者实行机构集中托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