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bizheng123
机构库 文章库 人物库 视频库 书籍库 招聘库

品品的语言泛化之旅:孤独症儿童人称代词理解与应用

2024-06-17 12:00 次阅读
本文通过品品的案例,分析了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人称代词理解和泛化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有效的干预策略。品品,3岁5个月的男孩,能够理解和执行简单指令,但在复杂问句理解上存在困难。通过使用品品感兴趣的游戏道具,并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家长和治疗师引导品品认识“小王阿姨”和“瑶瑶妈妈”是同一人的概念。文章强调了在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中,利用已知信息作为桥梁,匹配新概念的重要性。
自闭症机构

机构的选择、孩子的问题、孩子学习方向请拨打:4001007156
添加客服微信:18509228507

品品,一个3岁5个月的男孩,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他能够理解并执行日常固定场景下的简单问话,但当问句稍微复杂时,他的理解能力就显得不足。例如,品品知道按照指令去亲亲他的小朋友瑶瑶,也明白瑶瑶称呼小王阿姨为妈妈。然而,当被问到“瑶瑶妈妈在哪里”时,品品却回答“12楼”,这是因为他将这个问题与平时被问“妈妈在哪里”时的回答“妈妈在12楼”联系起来了。

为了帮助品品学会简单语言能力的泛化,特别是理解人称代词,家长和治疗师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活动。他们选择了品品喜欢的瓶子作为游戏道具,并邀请瑶瑶和她的妈妈小王阿姨一起参与。在游戏中,当发出指令“瑶瑶的妈妈拿瓶子”,小王阿姨执行时,品品被引导观察。接着,当发出指令“小王阿姨拿瓶子”,重复多次后,观察品品在执行“亲亲瑶瑶的妈妈”和“亲亲小王阿姨”时的行为是否一致。

通过这种一致性的行为表现,可以判断品品是否初步理解了“瑶瑶的妈妈”和“小王阿姨”是同一个人的概念。这种训练方法利用了品品已知的信息作为桥梁,帮助他匹配和理解新的语言概念。

对于程度较轻的孤独症儿童,他们可能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在理解包含递进关系的复杂句子时会遇到障碍。此外,他们可能通过机械记忆获得了一些与语言对应的客观存在的理解,但对人称的区分和应用还存在困难。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品品已理解的内容,如“小王阿姨”,作为桥梁,帮助他理解和“瑶瑶的妈妈”是同一人的复杂概念。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预,品品在人称代词的理解和语言泛化方面取得了进步,这证明了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对于提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是有效的。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ARTICLE 更多
自闭症问题在线咨询
X 全国优势资深自闭症康复机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