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对于需求的等待往往存在着焦虑,而这一股焦虑的情绪有时来自于等待所存在的不确定性。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等待时间愈久,可能产生的变量愈多。
无法等待,也成为一些孤独症儿童家长头痛的一件事。
急躁、焦虑、冲动、固执,再加上自我中心的倾向,让家长一直苦于不知该如何处理孩子无法等待这件事。
学会等待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相当关键的一件事。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与表现,让家长自己感到疲倦了、累了,不知所措,时而想着“唉,干脆顺着他去,算了。”
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更加无法学会等待。
孩子总是有自己的想要与需要,这一点对于孤独症儿童当然也是如此。
视觉提示,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一天或者某个回家那段的流程,减少焦虑。
视觉提示可以使用表、闹钟、图片系统等多种提示方式,另外父母可以协助孩子将自己的想要与需要清楚地条列出来。
比如可以和孩子订定不同的时间日:
星期一是溜滑梯日;
星期二是电影动画日;
星期三是点心零嘴日;
星期四是图书馆日;
星期五是上网日。
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确地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特别是他急着想做的事。
至于每天可以进行的时间长短,继续和孩子约定呗。
对于语言和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孤独症儿童,需要做的是建立规则意识。
在平时的游戏训练中,首先要向孩子解释清楚规则,在什么情况下自己可以获得这些满足。
或者孩子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付出了哪些努力与代价,才得到眼前这个想要的东西或任何想要做的事。
可以试着将所需等待的时间,清楚明确地让孩子知道。比如:“妈妈知道你现在肚子饿,但等电锅跳起来还要五分钟。”、“我知道,你现在非常急着想要玩,但是现在轮到五号,我们是七号,请耐心等待还有十分钟。”
也可以结合视觉提示,比如随身带一个可视闹钟,告诉孩子,闹钟响了或者到某个位置了就可以去了(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辅助物品)。
对于缺乏语言的孩子,这也是一个可以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机会,让孩子知道“不是你想要,这些东西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而且是说来就来。”
让孩子了解规则的同时,也让他知道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联性。
有时孩子的需求是否可以等待,往往和大人的正向强化方式有关。
有时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时往往将视线转至你的目光,等待你的微笑、点头、口头奖励、一个大拇指的赞、一个拥抱或者实质的物质强化。
强化物的给予是一种敏锐的艺术,对于孩子面对较高难度的挑战,一步一步的完成,立即的回馈当然有其必要性。
缩短给予奖赏的时间,强化孩子愿意动手尝试的意愿是有其必要性。但是,强化物的给予拿捏,随着时间慢慢在走,孩子面对问题的执行,其实也需要大人开始拉长所给予奖赏的时间。
这就如同以前只要孩子将积木堆起一个,你可能就立即报以一个微笑。随着他的能力逐渐增强,你可能慢慢调整至当他完成五个、十个,甚至于达到目标十二个你才报以微笑回应。
我们常常说“孩子了解我们,胜过于我们了解他们。”
这句话一点没错,你会很清楚地发现,孩子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你妥协,也就是所谓的“软肋”。
同样的,他们也知道在什么时间跟你吵闹最容易达到他所要的目的。
不得不说,面对恼人的吵闹,我们有时候为了图个清静,往往很容易就选择放弃原先的约定,还自我安慰地叹了一口气:“唉呦,那就先给他好了,免得一直在那边吵。”
这种情况是一定要尽量避免的,因为这时候给予孩子想要的东西,就是强化了孩子的不好的行为(不用等待,只要拼命吵闹,就可以立即得到想要的)。
出现一次,就会让你好几次的努力都白费,这也是为什么说家庭在对孩子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的原因。
要提升孩子的需求等待意识,请记得守住你的给予防线,这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你总是耐不住性子,“太吵了,好心疼,给他算了。”,那怎么指望孩子能耐住性子呢?
可以告诉孩子,他可以做什么事,或者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免于将注意力过度聚焦在等待的时间上,而更显得焦躁与不安。
举个例子,当孩子在游乐园排队急着想玩碰碰车,眼瞅着前面乌泱泱的排队人群,可能得再二十分钟才能玩上,这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只是单纯口头要求孩子无止境地等待,很容易让孩子更显得更不知所措,等待时间越长,孩子更显得焦虑。
这时,可以试着让孩子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忽略等待这件事。至于如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方法也不同。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仔细留意或观察,只要能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即可:
哪些事情或物品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
哪些是孩子喜欢的事情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