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一会儿拉着大人的手,指着柜子上的狗狗,要大人去拿;一会儿又望着饼干说:「马马」;玩着玩具时发出一连串让人听不懂的话;电话铃响快爬过去抓下话筒,歪着头靠着耳朵,却又一语不发;生气时,会把玩具推开;要人抱时总是伸长双手,一串串「呵呵呵」的声音;要出去玩,会指着门;要吃东西会说「马」,要大人帮忙开罐子,会把罐子拿到大人面前·..。
这些以动作为主,夹杂令人听不懂的声音来表示意思的表现,就是口语前期幼儿的标准沟通方式。虽然他们不会说出真正的口语,但已会发出一串串的声音,这「牙牙学语」的能力正是未来说话能力的雏形。他们会拉人、会指、会自己拿东西、会望着你伸出双手,这些非口语沟通行为的发展与互动模式的建立,是未来使用语言来沟通、表达的基础。
视听器材只能传递单向沟通经验
父母总是担心宝宝还不开口说话,总是说一串让人听不懂的语言,却很少去促进宝宝的沟通行为与互动能力。尤其现代父母普遍过于忙碌,与宝宝的互动和沟通,都交给了电视机、录音机,所以,我们常见到一些会「背诵」一堆语词、唐诗、儿歌的孩子,但在与人的沟通互动上,却有明显困难。
幼儿语言能力是无法只藉由CD或电视习来的,这些视听器材所提供给孩子的多是单向式的声音给予,或视觉符号的输入,孩子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境中,无法习得如何与人互动。即使有了再好的语汇能力,发音咬字清晰,却仍流于单向式沟通,我们因此常看到孩子到大人面前,说了一些不合情境的话语,或简单表示需求后,不等大人回应,转身就走:他们更不会了解什么时候轮到他说话,什么时候必须聆听、等待别人的回答;他们更没有辨识沟通时情境线索的能力,即使别人已皱起眉,表示不想继续交谈,他们却浑然不觉。
累积沟通的「临场」经验
一个人要具备「好」的沟通能力,除了要有正常的语言能力外,还需累积沟通的「临场」经验。在经验中,学会如何引发谈话、保持主题,在对方不耐烦时,结束谈话或转换主题。另外,在这沟通经验中,也必须学习如何注视对方,如何适时适当回应,如何插话及如何保持适当说话距离等,这些能力无法自CD或电视机中学会,必须靠幼时经验的累积。
所以,对于尚无口语能力的宝宝(在口语前期阶段幼儿),应强调沟通行为与互动能力的建立,而不是要宝宝跟着学发音。
互动的经验
当宝宝会盯着你的脸、会对你的逗弄回应、会和你玩躲猫猫、会拉你的手去拿东西、会把东西交给你······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行为,正是宝宝发展「互动能力」的重要契机。多逗弄你的孩子,让宝宝从你手上「拿」某样物品,再伸手叫宝宝把东西「给」你,这「拿-给」的游戏,就可提供宝宝最佳的互动经验,他将学会与人互动及操弄物品。
轮流的行为
「谈话」是属于一来一往的双向式互动,当对方说话时,我们就必须「等」;当对方结束时,就轮到我们说。在谈话过程中,是由「说话者与听话者」不断轮流。「轮流」必须有「等待」的概念。现代孩子多是家中的唯一,他们多半不能等,不能分享,更缺乏轮流经验。我们可试着将家中的生活事件变成有「轮流」特质。比如:吃水果,每人一粒,各吃各的,就没有轮流;把水果切在大盘中,爸爸先拿一片,妈妈再拿一片,孩子也拿一片,就有很好的「轮流」。在轮流过程中,孩子更学会「延缓等待」。这些轮流与延缓等待的行为,就是沟通上你来我往的特质。
拟声词的诱发
有些宝宝是天生「酷」族,凡事动手不动口;有些宝宝却是聒噪得很,呢呢喃喃地说个不停;更有宝宝是老实树一棵,害羞、畏缩加憨厚,很难发现他的存在。所以,在口语前期的宝宝,实应多了解孩子「懂」多少,而不是担心他「说」多少。
任何人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是由出生后的哭声开始,再渐渐会笑、会喃喃出声、牙牙学语,而渐次会说话的。所以,多诱发宝宝出声,是这阶段的重点。逗宝宝笑、学他出声音、回应他的声音,都可以诱发宝宝再出声的动机。而当宝宝对环境中的声音、物品的声音、动物的发音有相当的理解时,就可以诱发宝宝的「拟声词」。「拟声词」的出现,代表宝宝即将迈入口语期,利用「拟声词」来表示意思,就是建立口语表达能力前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许多老师或父母总是问及,应先教什麽「音」,宝宝才会说话。其实,与其作毫无沟通意义的单音诱发(如发、丫或······),还不如诱发宝宝的「拟声词」。「拟声词」是具有语意、语形(是音的组合不是单音),及语用(可以用来表示意思的)的特质,而语音、语形、语用正是语言的三要素。
在口语前期阶段,我们应强调感官知觉游戏、沟通与互动行为的建立、口功能的发展及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宝宝在此一阶段建立语言发展的基石,轻轻松松迈向口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