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最常见形式。它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有学者称为孤独谱系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Rett综合征、Hell综合征、阿斯伯格(Asperger)综合征及其他待分类的广泛发育障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人际交往与沟通模式异常、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障碍、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
目前临床诊断为孤独症的大多数儿童的功能性损害都没有早期报道得那么严重,但其症状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情感、认知、社交、整合功能以及适应行为等方面,特别注意的是社会交往功能的损害。
大部分的孤独症儿童在经过几年的系统性康复训练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语言表达功能、社会交往功能,特别是他们到了7岁以后,家长就会有强烈的愿望送他们去普通学校上学。进入到学校之后,孤独症儿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较难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较难按时完成作业、沟通困难等。因此这类孤独症儿童也呈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有社交的欲望,但不知道该怎么和小伙伴相处;因为不能很好地理解规则,经常为遵守规则问题跟老师、同学、家长发生争执;因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感到烦躁、焦虑、愤怒等等。这类孤独症儿童的年龄以7-14岁居多。
对于这一类孤独症儿童所显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医生会建议这类孩子的家长,带孩子到科室以“学校教育+社会融合+心理治疗”结合的模式来进行康复训练。在这个框架之中,护士做好这一类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护理工作是取得较好康复训练效果的关键。
案例1:蓉蓉(化名),女,9岁,目前五年级在读。
蓉蓉5岁前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期待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玩,社交场合少,缺乏社交技巧。5岁后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发现其语言表达能力差,只能说简短的句子。在母亲特意加强沟通以后,蓉蓉的表达能力逐渐提升,可以比较流利地表达。上幼儿园时老师反映其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规则感较差,不太合群,可以和老师有少量互动,可以听从老师部分的指令,玩耍时不太理解游戏规则。上小学后和同学交流较少,说话较少,很少一起玩,缺乏技巧,不理解双关语,没有固定的朋友,上课可以回答问题,回家做作业拖拉,胆小,害怕摔倒,害怕危险,害怕大的声音,害怕父母吵架。平素脾气倔强,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满足,不然就会发脾气。
案例2:东华(化名),男,12岁,目前小学毕业,准备进入某重点初中就读。
东华出生以后一直父母生活在一起,核心家庭。母亲发现3岁多的语言发育迟缓,不会和同龄小伙伴玩耍,缺乏社交技巧。6岁左右确诊为“童年孤独症”一直未进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上小学时老师反映其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规则感差,不合群。在学校里与同学说话很少,不理解同学表达的内容,几乎没有朋友。几年以来东华都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在儿童康复部针对东华的情绪问题进行心理治疗。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东华的刻板行为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引发了母亲的焦虑;以至于跟东华冲突不断。特别是东华现在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各种心理问题接踵而来,母亲显得尤为焦虑。
在治疗的过程中,蓉蓉和东华固着的刻板行为分别再一次显现出来。比如说:蓉蓉为训练位置的不同和其他小伙伴争执不休;不能理解母亲对她的玩笑而执意要母亲去解释为什么要揪她的耳朵;而东华则一定要在睡觉之前去戴角膜塑形镜,母亲认为应该早点戴否则影响自己休息而发生争吵;等等。
针对蓉蓉和东华出现的这些问题,护士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干预:
1.接纳和理解蓉蓉和东华的刻板行为。
蓉蓉和东华的刻板行为其实是孤独症最普遍的性格特征。我们不必要去跟蓉蓉纠结为什么要换训练位置;为什么要揪她的耳朵;而是直接告诉她,换了位置以后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刚才揪你的耳朵只是一种玩笑也是母亲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告诉东华你可以自己决定戴塑形镜的时间,但是不能打扰到母亲的休息。
2.鼓励蓉蓉和东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他们因为刻板行为跟母亲大发脾气、发生争吵的时候护理人员告诉他们:可以用言语表达、宣泄自己烦躁、愤怒的情绪,但是不可以跟母亲动手;也可以跟家人说,让她(他)自己安静一下待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再来谈话;等等。
3.用体育锻炼的方式疏解孩子紧张、不适的情绪。
我们建议家长定期带儿童进行孩子感兴趣的某项体育训练,如每周一或两次、每次1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左右。固定期的体育训练需要孩子与他人守时并遵守相应的规则,包括动作要领等。孩子通过定期的体育训练也较容易获得自信和满足感。通过这种长时间坚持下来的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疏解孩子紧张、不适的情绪。
4.在家庭系统中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要保持一致。
在蓉蓉(化名)家里,父母亲对于她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母亲对蓉蓉比较严苛,希望她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父亲则保持宽容的态度。夫妻俩经常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其他家庭事务争吵。在东华(化名)家里,由于父亲常年值夜班,跟东华相处的时间不多,对东华的管教时间较少。对东华的管教责任都落到了母亲身上,母亲对东华很严格,要求东华什么事情都要做好,父亲基本上是放任的态度。
经过几次家庭访谈的干预以后,父母亲就这几个问题达成了一致:蓉蓉、东华的教育问题以母亲的意见为主,父亲保持支持配合的态度;面对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让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跟心理治疗师去沟通;家庭事务有分歧的时候单独讨论,不在孩子面前争吵;父母亲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关系良好,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经过三四个月的康复训练之后,蓉蓉和东华的情绪明显较前稳定,刻板重复的行为也有所改善、与同龄小伙伴的沟通能力逐渐增强。父母亲之间稳定和谐的关系也让蓉蓉和东华的脸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笑容。他们的后续治疗还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