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bizheng123
机构库 文章库 人物库 视频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自闭症康复新思路:社会性康复,直奔“社会功能”

2024-06-10 14:35 次阅读
形式训练的结果往往是:绝大多数孩子习得的绝大多数形式技能,并没有实现向社会功能的转化,孩子学会的东西和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生活必须用到的功能孩子又没有学到。我教女儿的思路正好相反:直接培养她的社会功能。当孩子有了社会功能,会干人事,有了人味儿,这样的孩子才能算好了。到底是“让孩子先好了,然后孩子就会生活了”,还是“先教孩子会生活了,然后孩子就好了”?经过众多个案的比较,我更加确信:走社会功能康复的捷径,才有可能期待一个孩子从自闭症到社会人的蜕变。
自闭症机构

机构的选择、孩子的问题、孩子学习方向请拨打:4001007156
添加客服微信:18509228507

自闭症康复新思路:社会性康复,直奔“社会功能”

文 | 甄岳来

“中国第一代家长”

孤独症社会性康复教育创始人


前情提要:

        甄岳来的女儿曾患孤独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孤独症在中国医疗和教育领域还鲜为人知,在没有任何资讯、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和现成理论、方法可以参照的情况下,甄老师夫妇对女儿坚持不懈进行"社会性"教育,女儿完成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20岁大专毕业后找到第一份工作,25岁恋爱,26岁结婚,29岁怀孕生女…像每一个女孩一样,她体验了人生该经历的各个阶段,完成了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生角色。甄岳来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把提高孩子的社会性当做康复教育的最重心。


1

直奔功能走捷径

“传奇”是一个结果,但比起这个结果,我认为更有意义的是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经验与思路。

· 捷径在哪里?

那个年代,我的确没有教过女儿串珠子,但是,我教会了她给自己系扣子;

我没有像后来的妈妈们一样,送女儿去幼儿园学习与同龄伙伴游戏,但是,我教会了她怎样问价、付钱,怎么给家人买面包;

体育课上,她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奔跑、跳跃,但是,生活中我教会了她怎样避开车辆过马路;

一对一,她不能安坐听我讲社交故事,但是,到朋友家作客,我教会了她“这句话当着主人的面说不合适,回家以后可以对妈妈单独说”……

蜕变的结果源于教育过程;而教育过程,又是源于思维方式。

我发现了孤独症孩子从形式技能、桌面知识到社会功能之间的遥远距离——泛化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困难重重。更让我碰壁的是,女儿没有学习动机,没有注意力,不能配合大人“上课”……

挫败之后,索性我绕过了形式训练,走出了一条减少迁移,直奔功能,直接教孩子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康复捷径!

“好了,就会了”,

还是“会了,就好了”

家长们大多热衷于形式技能训练,而我看到的残酷现实是:很多“身怀绝技”的孩子,却严重欠缺社会功能。球拍技巧绝对高超,但是孩子却不理解爷爷和爸爸是什么关系。

大力度做形式训练,通常是基于这样一种思维:通过形式训练,孩子就能康复了;如果孩子好了,像穿衣服、擦桌子、锁家门、买东西这些过日子需要的社会功能并不需要专门训练,孩子自然就会了。

事实证明——

形式训练的结果往往是:绝大多数孩子习得的绝大多数形式技能,并没有实现向社会功能的转化,孩子学会的东西和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生活必须用到的功能孩子又没有学到。

我教女儿的思路正好相反:直接培养她的社会功能。当孩子有了社会功能,会干人事,有了人味儿,这样的孩子才能算好了。

到底是“让孩子先好了,然后孩子就会生活了”,还是“先教孩子会生活了,然后孩子就好了”?经过众多个案的比较,我更加确信:走社会功能康复的捷径,才有可能期待一个孩子从自闭症到社会人的蜕变。


2

注意力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 难忘的一幕

在上海我见过一个快10岁的男孩,安坐了近二十分钟,一剪刀一剪刀地沿着直线把纸条剪成碎片。

我问妈妈:为什么让孩子剪这个呢?

妈妈回答我:“训练注意力,精细……”。

我又问:“注意力改善了以后怎么样呢?”

妈妈茫然地望着我。

当时,我就特别纳闷:这个孩子已经有了不错的注意力,怎么不用它去摘豆角、剥大蒜呢?看着剪线条的孩子,我感慨极了。

再问妈妈:“孩子会自己上厕所吗?”妈妈告诉我:“提裤子、系腰带还不太行,要帮忙”。我更加诧异了:难道剪直线比提裤子、系腰带还重要吗?

· 注意力是干什么用的?

注意力既可以用来剪直线、串珠子,也可以用来上课、做算术题,还可以用来擦桌子、系扣子;模仿能力既可以用来学着老师摸头跺脚拍屁股,模仿能力也可以用来跟着老师学习做操、写字,模仿能力还可以用来模仿别人排队、买票、过闸机、乘地铁……用来支持孩子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在我的社会性康复育儿经里,任何时候社会功能都必须放在首位。注意力、模仿能力不过是支持孩子社会功能的“一般能力”而已,我们把注意能力、模仿能力训练好,是为了让孩子利用注意力,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更顺利地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怎么培养注意力?

注意力既可以通过剪直线的操作培养出来,同样也可以通过看书、写字培养出来,还可以通过摘豆角、剥蒜、穿袜子的功能性活动来培养。

其实,培养注意力的载体本来多种多样,把注意力、模仿能力的培养放在形式训练里,可能大家觉得天经地义。而我的思路是:更多地把注意力与上学、与功能性活动结合在一起,其效果一举两得!

一个爸爸曾经焦急地问我:“孩子该上学了,注意力就是不行,甄老师有什么好办法把他的注意力训练好呢?注意力训练好了,她就可以上学了!”

我回答爸爸:“记住:不是把注意力训练好再上学,而是通过上学把注意力训练好”。这就是社会性康复的独特思路。

· 动机比过程更重要

我们往往精心设计了很多训练注意力的项目、用具,并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和孩子较真,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是否理解“我为什么要注意看、注意听呢?”“我为什么要模仿大人的动作呢?”这是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够注意,是否愿意模仿的关键因素——动机!恰是这个关键点被我们忽略掉了。

人类的活动起源于动机,自闭症孩子大量的、强烈的动机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里,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在孩子的功能性活动里。

而想让孩子从自闭症蜕变成更适应社会的人,更需要这样的思维:与其想办法让孩子完成训练的形式和过程,不如想办法为孩子找到训练的动机。

这就是我育儿之道!


3

社会性教育

就等于教生活自理吗?

不少家长会把“社会性”等同于“生活自理”。有的家长认为“我家孩子是高功能,生活自理没有问题,不需要社会性教育!”还有的却截然相反:“甄老师的孩子程度好,我家孩子功能很低,做不了社会性教育!”
但社会性教育于我而言,所涵盖的真正含义应当是:社会功能塑造与智力启发!
从“安全居家与生活自理”起步,一直到“角色认知与自我意识”、“应用语言与人际交往”、“情绪控制与情感表达”等等,社会性教育涉及到一个孩子生存需要的多种实用功能。

· 不同程度的孩子怎么教社会性

拿“安全居家功能与生活自理功能”举例。

“安全居家功能”指的是孩子在居家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比如用水、用电的安全常识和常规操作,再比如独自居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等。这是关系到孩子人身安全的必备功能。

“生活自理功能”指的是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服务家人的能力,比如做饭、打扫家庭卫生等等。这一功能的高低关系到孩子的生命质量。

· 从“一横”“一纵”教孩子社会性

横向看▽

我认为,社会性教育的每个领域,都应该包括许多具体、细微的功能性项目。

比如生活自理功能可以分解为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等;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年龄和程度,我们教的项目可以是10个,也可以是100个,还可以更多。到底要求孩子学会多少,其“宽度”要因孩子而异,并非千人一律。

纵向看▽

而在社会性教育的每个具体项目,我们也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去调节难度。

比如,同是“洗衣服”,低起点的孩子要求“会洗”就可以了,而对于较高程度的孩子,不但要“会洗”,还要理解“为什么要洗衣服”、“洗衣服为什么要使用洗涤剂”、“为什么我要去洗衣服”、“我洗衣服和家人、和妈妈有什么关系”等等,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解做事背后的各种关系及意义。

· 教无止境的社会性

自闭症孩子的社会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高级社会功能教育更是如此。

有的孩子在情感交往上难以取得进展,我们就要为这样的孩子量身定制工具性的交往训练,比如怎样向别人要回自己的东西,怎么向妈妈转告老师的要求,怎样在必要时告知别人爸爸妈妈的电话,怎么问路,怎么买东西等等……

当孩子知道了属于自己的物品,懂得看管自己的东西之后,我们就要教孩子认知在一群人中“我自己是谁”,“我”与不同的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当孩子感知了自己家的生活后,我们就要教孩子对比“自己家”和“舅舅家”的不同,从而理解“穷人”和“富人”的含义;

当孩子听懂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后,我们就要引导孩子怎样正确地自己评价,怎样做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 思路决定了出路

社会性问题是所有自闭症孩子共同存在的核心障碍,因此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至关重要。身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社会功能教育的宽度和深度。爸爸妈妈们只有深刻领悟了这样的辩证思路,我们才能为自己,为孩子找到康复的出路!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ARTICLE 更多
自闭症问题在线咨询
X 全国优势资深自闭症康复机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