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常多的一线特教们在孤独症干预治疗中使用社交故事,它有效、轻松、受儿童喜爱,还被美国国家自闭症中心认证为「14个成熟的干预方法」之一。
在美国社交故事被很多专家使用,包括在早期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普教老师、特教老师、治疗师、辅助专业人员。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在家里使用。
一、社交故事的设计
1在设计故事时,先阐述孩子的当前情绪、行为:生气、开心、难过、哭闹等等;
2确定干预的社交情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学生的缺失技能,收集数据,建立情景教学目标,
可能的社交故事场景如下:
发起对话
如何有礼貌的回答
如何加入集体
问问题
分享玩具
旅行
在餐厅吃午餐
收拾玩具
要轻手轻脚
寻求帮助
准备一个事件(例如:生日聚会)
3:再进行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4:给予孩子正向的做法“我可以如何去做”,那么当他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就可以这样去做。
图片
二、 写社交故事的一些诀窍
从学生的第一视角写。
故事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
故事的长短符合学生水平。
语言简洁。
数一下句子的个数,至少两个描述性句子和一个指导性句子。
如何适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来写。
采用图片。
三、设计展示社交故事的方式
确保内容、字体和图片适合学生并激发他们参与活动。
当设计展示方式时可以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页眉的空间是否足够大,很容易阅读?
一页上的文字是否太多?
对学生的视觉提示是否足够?
社交故事是否是持久的?
如果需要,是否可以加上标签,这样孩子翻起来会更容易?
是否需要做几个备份,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
四、确定利用社交故事的时间或活动
社交故事应该在参与一样的社交情景之前阅读。不可能在情景的发生的过程中阅读社交故事。一定要确定要和学生一起阅读。
五、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用社交故事?
这个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过关。
也就是说,刚刚给大家看的社交故事的例子,需要孩子可以理解图中表达的内容。比如,她能明白发脾气是什么?
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孩子能够理解到这个故事在说什么,以及故事从头到尾的逻辑性。
这两个能力过关了,我们才可以采用社交故事有效地去教孩子、帮孩子提升各方面能力。
运用不同的社交故事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能促使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所处环境。
在这个社交故事里,我们针对的是孩子在玩游戏时“输赢”的问题,因为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赢,接受不了输,相信大家对这个一点都不陌生,让我们开始吧!大家可以自己脑补自己小朋友的一些画面。
第一句: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配图:开开心心的玩儿)
第二句:有的时候我会赢,我觉得很开心;(配图:旁边孩子大大的笑脸,可以用孩子自己的头像)
第三句:有的时候我会输;(配图:第一名是其他小朋友,孩子在旁边)
第四句:输的时候呢,我会觉得很伤心或者失望,但是没关系,我可以说“哎呀,好吧,我输了,我好伤心”;或者“没事儿,下次我会赢的”。(配图:就弄一个小孩儿思考,自己给自己加油的那种,能配得上不违和就行)
第五句:我不哭、不抱怨、也不打我的朋友,我可以和朋友说“你真厉害,这局你赢了,我们再玩一局怎么样,下一局我要加油”(配图:两个小朋友手拉手)
最后一句是:我们可以继续开开心心的玩游戏。(配图:继续开心地玩游戏)
怎么样,这个社交故事是不是非常的短小、精炼,句句都是精华!大家可以自行创造每句话的图片,可以用自己的小朋友真实的照片,代入感更强。
到这里,我感受到大家伙儿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推荐家长和老师今天就可以开始构思社交故事的主题,为自己的孩子“私人定制”一个社交故事~
其实,我们今天还有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啊!
当我们在实操社交故事的时候,在你和小朋友一起读完了这个故事之后,别忘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步骤:跟孩子演练一下。
角色扮演或者是情景再现,孩子是主角,家长扮演孩子的小同伴,一分钟时间演一演,让故事中的情节更加鲜活,印象深刻。
到这一步,如何写一篇“私人订制”的社交故事全攻略就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