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就越好。
于一个孤独症家庭来说,“接受自己孩子的缺陷有多难?”一度成为无法回避和艰难的抉择。
孤独症儿童具备了发音说话的能力之后,可以开始向主动性语言过渡。那么什么是发音说话的能力?也就是听到别人说“XXX”他(她)可以跟着去重复,当有这个能力后,我们就可以从语言理解能力训练开始,以下八方面去帮助孩子主动表达。
例如:
对常用动词拿、指、扔、走、跑、搬、抬、拧、拍、跳、蹲、站、搭的理解。备注:孩子能够执行指令是建立在其对指令理解的基础上的,而孩子对指令的理解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来的,因此,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将会对孩子理解能力、执行指令的主动性及参与互动意识的提高都有较大帮助。
例如:
利用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电视在哪里?让孩子通过空间内搜索找到相应的物品,并可表达出“电视在这里”。结合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情景,可让孩子随机去寻找所需的不同物品,如:
要求:情境中完成
备注:我们在训练时要让孩子尽可能的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可以以求助的口气让孩子帮助大人找物品,比如出门换鞋时可以说“宝宝,帮妈妈找找鞋子吧,妈妈找不到鞋子了”,在锻炼孩子视觉寻视能力的同时也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例如:
你有什么? ——我有×× 你拿的是什么?——我拿的×× 你在干什么? ——我在×× 这个能干什么?——能喝水/××要求:运用他人示范的提示逐步过渡至主动回答。
备注:对于这样的问题,更要在生活场景中结合当前所做的事随机进行,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回答时,可先把重点放在让孩子理解场景上,不可一直纠结于一个问题不放。
例如:
要求:能够在少量提示下根据描述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在提示下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词汇。
备注:对于这些较抽象的词的理解,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应多以是示范、诱导为主。
(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是非疑问句)
要求:结合情景诱导下回答
备注:此项内容训练除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转换、理解能力外,还和孩子的视觉转换,视、动、口的统合有很大关系,因此,如果孩子在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尤其是选择疑问句),可以先做快速指认或表达卡片的训练,以提高孩子的视觉转换和视、动、口的统合能力。
根据实际情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回答相关问题例如:
要求:能够在生活中出现常见问题时,在少量的提示下做出适当反应并简短语言表达。
备注:这项内容侧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意识。
例如: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进行
备注:在孩子对以上问题简单地了解之后,大人可运用逆向思维向孩子提问,如“为什么要喝水?”——因为渴了
“为什么要打雨伞?”——因为下雨了/下雪了等等
(切记:是让孩子在周围环境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问的,而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不要为了训练而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能力,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例如:
要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学习使孩子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表情、手势,并进行简单运用。
备注:孩子对非口语信息理解的程度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对他人意图解读的程度,因此,加强孩子对非口语信息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帮助孩子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来源: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