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音沙哑」又称「儿童嘎声」,常见于五岁到十岁的孩子,男孩较女孩多。造成儿童期声音沙哑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的声音误用、滥用、不当的发声方式,时常尖叫和吼叫,而逐渐导致慢性声带炎、声带水肿,或是声带结节。
「慢性声带炎」是因为说话过量,或说话时声带及发声肌肉过度紧张、不协调,而导致声调降低、声音沙哑。
「声带结节」的发生,最初可能是患有慢性声带炎,由于长时间不良的发声方式和用声习惯,或过度的滥用声音,逐渐在声带前三分之二的中间部分发生结节,此时,孩子会有声音沙哑、喉咙干、紧、痛,而且发声显得吃力等症状。
发声器官的认识
新生儿的生命是以「哭」来开始,而「哭」是一种发出声音的方式。尔后,孩子所发展出来的笑声、喃喃儿语、说话及歌唱能力,也都必须有「声音」,才能使这些能力表现出来,使别人听得到而能沟通,所以,「发声能力」是说话的基础。
声带位于喉咙内部,呼吸道的开口处,是人类的发声器官。喉咙主要由九块软骨组合而成,再以喉咙内在肌、外在肌连结而成一个发声器官。而肺部呼出的空气,经由声带的快速开合振动,就会产生声音;声音经咽、喉、鼻等内腔的共鸣放大,再加上唇、齿、舌等构音器官的构音动作,便使「声音」被修正成「语音」而成为语言。我们之所以可以抒发个人情绪、唱出悦耳的歌声,全赖灵巧的发声器官。但是,这灵巧的声带却非常容易受伤。污浊的空气、过度的使用、上呼吸道的感染等,都会造成程度不一的伤害,而产生声音沙哑、声音疲劳或发声困难等症状。
儿童声音沙哑的治疗
一般说来,声音沙哑的治疗主要为「音声治疗」。对于已有声带结节的孩子是否应施予手术切除结节,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医师认为儿童期的声带结节并不需要施予手术,因为「结节」到了青春期时,可能因喉头的成长、声带的变长而自行痊愈,不必给予积极的治疗;有些则认为孩子长期的嘎声可能会影响到与人的交谈和情绪,因此若声带结节较大且已纤维化,则应考虑施予手术。
但是,无论手术施行与否,「音声治疗」和「音声卫生」的执行,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许多成人的声音问题,常是肇因于儿童期长期的声音滥用和错误的发声习惯,这些错误和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很可能会持续到成人期,造成声音有问题。
父母应如何协助孩子正确用声
虽然对声音沙哑的孩子施行「音声治疗」有其必要性,但是,不可讳言地,要对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施予严格的「音声治疗」是相当困难且不易有效果的。所以,指导这类孩子注意用声习惯,以避免滥用情形发生,是较简单而易行的处理方式。
当孩子声音沙哑时,父母应带领实施「音声卫生」以保护嗓子:
和孩子轻声细语地交谈
许多孩子的不良发声习惯导因于家人不良的用声方式,如果父母都是大嗓门,孩子也就不容易降低音量说话。所以,全家人不妨一起练习用轻柔的声音来交谈,避免太高亢的声音或故意压低嗓门来说话,说得慢些、小声些,孩子就不易因模仿而造成声音的滥用和误用。
尽量少说悄悄话
很多人以为「小声说话」就是讲「悄悄话」,这是错误的观念。「小声说话」是将音量放小,用适当的音调来说话:而「悄悄话」是不出声,用耳语的方式将话说出来,这是一种十分费力的说话方式,而且音调不当,反而容易对声带造成伤害。所以父母和孩子要养成不说悄悄话的习惯,特别是感冒时,绝对不可用这种方式说话。
避免孩子常常大吼大叫
孩子声音沙哑的问题常常是由大吼大叫所造成;您一定会发现,孩子早上时声音还不错,到晚上时,声音就十分沙哑了。所以,在家里,父母应协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言行,避免吼叫;在学校,要请老师特别费心,注意孩子的发声习惯,并随时指正。